Swiper Item
返回
歷史古蹟

馬灣天后古廟

馬灣天后古廟,建於咸豐七年(1857年),由蛋家漁民興建,以供奉天后娘娘,是島上最早建立的廟宇。亦有傳說亦指該廟前身為華南海盜張保仔的哨站,但並無相關文獻、建築、或文物的證據。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,古廟多次修葺(1860年、1881年、1961年及1970年),並於2010年1月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,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
廟宇採用兩進式建築,三合土牆身配以綠色琉璃瓦頂,屋脊上的鰲魚脊飾精美別致,極具特色。當年廟前牌樓象徵著對神靈的敬重,成為信士朝聖的重要地標。廟內設有天井,正中央供奉天后娘娘座像,兩旁設有順風耳及千里眼侍神雕像,充分表達對神明的崇敬。此外,廟內懸掛紅色和黑色木牌匾,承載信士們對天后的感恩與敬仰,體現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和團結力量。

廟宇的歷史也見證了馬灣曾設稅關以遏止鴉片走私的往事,當年廟內珍藏的三個1886年香爐及兩塊中國海關於1878及1888年所贈牌匾,則為這段時期的重要印記。
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,馬灣鄉事委員會均會於古廟前空地舉行盛大的傳統慶典,包括神功戲、舞獅及天后出巡等,吸引信士和遊客,共同感受文化的傳承。隨著新天后廟於芳園書室後方石仔灣山坡的重置,慶典儀式亦隨之遷往新廟,但這些活動依然增強了社區凝聚力,延續了廟宇的歷史與文化。

Swiper Item
Swiper Item
Swiper Item
Swiper Item

你也可能喜歡

舊九龍關石碑

「九龍關」石碑

「梅蔚」石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