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iper Item
返回
历史古迹

「梅蔚」石刻

在旧九龙关石碑附近,矗立着一块神秘的「梅蔚」石刻,其刻凿时间已不可考。从物料(水泥)推测,这段历史印记大约形成于20世纪初,承载着鲜为人知的过往。

学界对此石刻的历史背景众说纷纭。其中,著名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认为,「梅蔚」即今日大屿山的梅窝。根据《新安县志》记载:「官富山在新安急水门东,佛堂门西,宋景炎年间,御舟驻泊于此,并建有行宫……其前有山曰梅蔚,亦有行宫。」官富山为九龙群山的古称,而大奚山不仅包括大屿山,还涵盖港岛及周边小岛。追溯历史,大奚山正是南宋官员李昴英的封地,这座「梅蔚」石刻是否为宋帝昺南逃时行宫的遗址,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
相传南宋末期,年仅七岁的宋端宗赵昰与其弟赵昺,在国舅杨亮节及多位忠臣护卫下南逃,辗转落脚于福建、泉州、雷州等地,并曾在香港建立行宫。这一段历史,也与宋皇台的故事息息相关。景炎三年(1278年),宋端宗崩逝,军心涣散,陆秀夫遂于碙州梅蔚(今香港大屿山梅窝)拥立赵昺登基,改元「祥兴」,成为宋朝末代皇帝。今天的宋皇台石碑,正是为纪念皇帝到访而设立,而传说赵昺登基之地,或许正是梅窝、马湾一带。

古物古迹办事处于2007年12月正式确认「梅蔚」石刻为香港具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,为后人探索宋朝历史、地方文化及海上贸易遗迹提供重要线索。

Swiper Item

你也可能喜欢

天后古庙

旧九龙关石碑

「九龙关」石碑